为什么中国人发烧时要“捂汗”?

2023-10-06 07:50

因为在中国古代,有说感冒是风寒病,是风邪入体所致。发烧是指风邪侵入体内达到一定程度。身体痊愈后,被子盖得严严实实,大汗淋漓。能温热体内一切风邪。同时,退烧过程中不宜再次受风受寒,否则病情会加重,所以发烧时应“捂汗”。其实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通过出汗,你体内的病毒全部被释放出来。但这些都是神话般的说法,真正的科学真相是这样的。

“捂汗”的行为首先会阻碍身体散热。你的身体会因感冒而自动产生修复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热量的散失会让你感到寒冷。这段时间身体也会比较容易受凉,所以要盖上被子,防止身体散热。而且,被子温度的升高也会让你的身体感觉热,让你的神经中枢感觉热,帮助它恢复正常的调节机制。

这么高的温度会让你的大脑产生体温已经恢复正常的错觉,不再平衡身体的温度控制中枢,让身体的散热和产热重新平衡。

此后您的体温将恢复正常。

其次,“捂汗”“捂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掩汗,更是为了出汗。 “捂汗”会让你的身体产生大量的汗液。人体表面的毛孔会因受热而全部张开,血液会流过毛细血管的末端,你体内的冷气就会沿着这个通道流出体外,从而帮助你康复。

现在有句话说“捂汗”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坏习惯。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不同的发烧有不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有的需要散热,有的则需要“捂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