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克电池:高容量硅负极技术是探索三元锂电池性能突破的关键

2023-10-06 18:15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终端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加,作为锂电池的四大主要材料之一,负极材料在推动核心性能突破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不断提高能量密度的核心愿望推动负极材料从石墨基材料向硅基材料发展。硅基负极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理想的下一代负极材料。作为国内最早应用硅负极的锂电池企业之一,比克电池深耕该领域多年。近日,比克电池首席科学家林健博士在行业会议上发表演讲,传达了比克在高容量硅负极方面的研究进展。

图为:比克电池首席科学家林健博士

硅基负极市场需求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未来动力电池的高能量密度要求,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提升,让驾驶体验媲美燃油车。超越燃油车,推动全面电动化。高工产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硅基阳极出货量为1.1万吨,同比增长83.3%。虽然仅占负极材料市场份额的1.5%,且处于发展初期,但前景广阔,吸引了一大批行业先锋。

凭借行业领先的研发进度和经验优势,比克在国内率先采用硅作为圆柱电池负极材料。事实上,与方形和软包电池相比,硅基负极应用于圆柱形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与石墨相比,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高达300%,而圆柱电池通常采用钢壳,钢壳机械强度高,结合力好,可以有效抑制硅的膨胀产生天然屏障。目前,比克硅氧材料已从第一代硅发展到第三代硅,首次效率从77%提高到86%,基本匹配正极效率,并采用先进的补锂技术,正极利用率率逐渐上升。

一代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比克电池始终坚持终端产品超前部署的产品开发模式。这也让比克电池性能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比克目前正在进行前锂硅氧材料的研究。首次效率低、容量衰减快是限制硅基负极商业化应用的核心原因。采用预补锂技术,提高硅基材料的首次效率。主要是在硅基材料中预先供给部分锂,以减少充放电过程。不可逆的容量损失。

无论是追求无绳便携、智能灵活性的小功率领域,还是电动化渗透率不断提高、亟待解决续航里程焦虑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行业领先的电池技术都将引领行业发展,推动行业发展。改变。正如林健博士所言,“新一代硅碳材料由于晶粒尺寸大幅减小,将成为第三代硅氧负极的有力竞争对手。比克持续看好其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硅基负极研究,坚信高容量硅负极技术是探索三元锂电池性能突破的关键,我们将持续探索高容量硅负极技术,挑战三元锂电池的性能极限,为三元锂电池的发展做出贡献。更好的终端体验。”

审稿编辑黄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