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之三

2023-09-22 12:33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2、学习理清课文条理。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练习用“如果……就……”“不但……还……”造句。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学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道战的产生及作用。
  2、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要求。
  二、导入新课文,提示课题。
    “冀中”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地道战”的?
  三、课堂预习。
   1、默读课文。
   2、各自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思考预习题。
   4、提出不理解的内容。
  四、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全文可分几段?
    (1―3)(4―7)(8)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讨论交流。
    (1)为什么称“扫荡”?
    (2)敌人为什么修封锁沟、封锁墙?
   3、总结第一段段意。
    (讲了地道产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思考文后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道的结构特点和地道战的历史地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读后讨论。
    (1)地道的式样和特点是在第几自然段讲的?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孑口”有什么作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想方设法”是什么意思?
       冀中人民是怎样对付敌人的进攻的?
    (4)人们在地道里怎样进行通讯联系?
      “无线电”和“有线电”为什么加引号?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3、总结段意。
    (这段主要讲地道战的特点。)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句读第三段。
   2、这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了什么?第二句讲了什么?
   3、这段话主要意思是什么?
  四、自由朗读全文。
  五、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根据课文第二段的内容,画一张地道示意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2、了解记叙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交流地道示意图?!
  二、概括中心。
   1、冀中人民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
   2、举例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3、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中心?
    (这篇课文通过讲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表现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三、了解记叙方法。
   1、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将中心表达出来的?
   2、讨论。
   3、小结:学习课文有条理地记叙。
  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厕”“虚”半包围。
   2、默记本课生字,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3、指名读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
   4、用“如果……就……”“不但……还……”造句。
    (指导结合句式了解词语用法。)
  五、作业:
    预习《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