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瘟疫危害有多大?那场灾难有多可怕

2023-10-11 06:24

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末年席卷华北的瘟疫是推翻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教授曹书记和李玉尚之后提出老鼠会毁灭世界的想法,这个想法变得更加不受欢迎并被更多的人接受。

  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干旱频繁。仅万历年间就发生过三次大旱,每次都引发瘟疫。崇祯十四年大旱,持续四年。

  干旱的间接后果是出现大量逃离饥荒的难民。人和老鼠没有东西吃,只得逃命。当难民四处走动时,寄生在老鼠身上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就会传染给他们。难民蔓延到更广泛的地区。

1644年明末局势

  有人目睹过这样恐怖的一幕:崇祯十四年夏天,内海海域突然出现大群老鼠。他们互相咬着尾巴,如死一般渡过河流,进入安徽、河南。河北等地。

   严重干旱和寒冷天气(万历四十六年广东大雪,明朝遭遇小冰期),粮食产量大减。饥饿的受害者首先从老鼠洞里挖出食物。吃老鼠的尸体,最终导致了鼠疫的爆发。

  恐怖的一幕首先开始于山西万历八年。大同爆发鼠疫,十户有九户染病。这种感染正在导致一个又一个的人死亡。一个有几口人的家庭,一旦被疫情感染,就关门不起。

  大同首当其冲后,疫情迅速蔓延至山西全境,进而蔓延至周边省份。崇祯十年,传至李自成家乡陕西米脂。

  瘟疫给米脂带来的悲剧不亚于大同。患者先是腋下、大腿间出现硬块,后吐血死亡。药无效,就算是有一些活着的亲友,也不敢过问。可恶,有人家死了,却没有人埋葬。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1644)

  据《明史》记载,崇祯十四年,瘟疫蔓延至北京小明府。

  那年春末,小明府没有一滴雨。田里的麦苗都被蝗虫吃光了。再加上瘟疫,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正在督导漕运的左茂弟对这件事非常担心。途中,他向朝廷报告,从静海到达山东临清时,看到百姓有30%死于饥饿,30%死于瘟疫,剩下40%死亡。程无奈,只好当贼。米价很高,一石米要二十四两银子。人死后,立即成为生者的食物。

  那年7月,北京不可避免。

  在北京,由鼠疫引起的疾病被称为丘疹病。人的身上一旦出现一块凸起的肉,就得救了。它一时半会儿活不了,北京有40%到50%的人死于它。

  这是夏天和秋天的情况。春季,情况更为严重。症状就是吐血,一吐就会死亡。在某些情况下,整个家庭成员都会死亡。

  不久,瘟疫蔓延至天津。许多人早上生病,晚上就死了。

  明末农民起义

  崇祯十六年,疫情进一步加剧。北京及周边地区同时发生重大疫情。患者吐血如西瓜水,当即死亡。北京每天的死亡人数超过一万人。运棺出城的队伍堵住了城门。通州、长昌等城市地区的疫情情况也类似。细微的差别就会导致死亡,甚至全家覆灭。

  北京的死者中,不仅有少量小贩和雇工,还有少量军人。连乞丐都死了。

  朝廷不仅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还更加增加了赋税。各地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民间起义。最著名的起义队伍的领导人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李自成。

  虽然李自成早在崇祯二年就因为其他原因加入了农民军,但一开始就能轻松占领北京。不得不说,这场瘟疫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李自成的50万大军于崇祯十七年4月16日抵达北京城外。当时,北京城瘟疫已持续一年多。迎接他的,是本就强大的军队。一座空城。

明朝被瘟疫掏空

1。黑死病肆虐中国,导致明朝军事资源枯竭,间接导致军事胜利

这段历史鲜为人知。从崇祯十四年到崇祯十七年帝国灭亡,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两次大规模瘟疫的爆发,成为摧毁明帝国统治的最后一颗子弹。为什么李自成在陕西保卫北京的途中,除了大将周瑜吉之外,几乎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为什么太原、宣府、大同帝国两百多年来为保护首都而建造的堡垒如此脆弱?李自成大军进京后,为何没有一个京城士兵前来抵抗?我想原因已经很清楚了。这两年,京城周围,连续发生了两场如死神般猛烈的瘟疫。如今,帝国重兵防守的重要城镇,都被瘟疫变成了死城。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仍然在痛苦和虚弱中徘徊。李自成没有进攻北京,而是一口气走到北京或者跑到北京。

这就是明朝迅速分崩离析的原因。黑死病在首都周围尸横遍野,无人居住。一个王朝没有人民,也没有士兵。怎么还能打?

2。黑死病是明清王朝的导火索

#p#寻呼标题#e#

当李自成满怀信心地进入北京时,他原本等待的帝都应该是他想象中的花花世界。然而他没想到,进城之后,他看到的只有刺鼻的恶臭、横陈的尸体、荒凉的房屋。然而,他被成功冲昏了头脑,并没有意识到瘟疫蔓延的严重性。刚来北京几天,单位里就有人出现症状。

他原本想回到东南,放弃北京,回家成为东南之王。但总有人告诉他,如果不出意外,山海关的吴三桂将会是他的强劲对手。李自成无奈,只得带着已经感染瘟疫的部队,出发征讨吴三桂。或许李自成也没想到,气势如此浩大的数十万大顺军,在瘟疫之下竟然变得如此虚弱。山海关兵马仅有三万,但大顺军军中病兵众多,战斗力大损,以致吴三桂等清军前来求降​​。

数十万大顺军在数万清军和山海关残军的攻击下瞬间瓦解。李自成仓皇西逃。从此,满清入关,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抵抗。清朝很快就占领了这个国家。

黑死病间接导致了明清两朝。

3。朱元璋的天花后遗症成为明朝皇帝短命的症结

我们都知道明朝皇帝的寿命很短。如果单从皇帝的平均寿命来比较的话,明朝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记录。太祖朱元璋的寿命是明朝十六个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他活到了71岁。除了他之外,活到60岁以上的人只有两人。其他皇帝的平均寿命都不到40岁。回望一千多年前的汉朝:汉高祖60岁了,文帝、景帝都50多岁了,元帝、成帝都40多岁了。我们再看看唐朝。高祖、太宗、高宗都已经50多岁了,睿宗将近60岁了,玄宗70多岁了,肃宗50多岁了,代宗近50岁了,德宗50多岁了……有人说唐朝的皇帝大多是因吸毒而死的。然而,上面提到的唐朝皇帝哪位没有吸毒呢?而且饮酒比明朝还要凶猛得多。